这些科学家只是全球研究者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人,却对拓展知识前沿、推进社会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创新成果将为人类构筑一个更健康、更安全、更具可持续性的世界。
每一年,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内部团队都会草拟一份全新的初选名单,入选者是在基本科学指标(ESI)™的一至多个领域或者跨学科领域中表现突出的研究者。随后,团队将依据更为深入详实的信息对初选名单进行遴选,并通过定性分析和专家评审相结合,评定出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任何分析方法都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请阅读评估与遴选全过程的完整说明,从而理解我们采取的分析方法意义何在。
查看我们的免责声明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年度名单旨在识别全球范围内高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展现了重大且广泛的影响力。
在全球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中,“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仅占千分之一。
严谨全面的数据评估和管理确保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始终是世界上最受信赖的出版商中立的全球引文数据库。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专家们依据这些可靠的数据遴选出在Web of Science收录的可信期刊上发表过多篇“高被引论文™”的个人。
从严选来源获取高质量数据变得愈发重要,有鉴于此,ISI在识别人选时,不得不顺应出版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变化。
正如我们采用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透明的遴选程序来确定可信赖的期刊,我们也对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项目的评估和遴选政策进行了完善,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科研诚信问题所带来的挑战。
2023年的名单囊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20个研究领域约3800位以及跨学科领域约3300位表现杰出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该名单聚焦当前时期的研究成就,因为我们考察的是2012到2022这11年间的高被引论文。这些论文发表在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信期刊上。
名单所用数据来源于基本科学指标™(ESI),这套指标也是InCites™的组成部分。
在2023年的分析中,我们考察了ESI中20个大领域的188500篇“高被引论文”,这些领域按照期刊集合定义得出。对于《自然》与《科学》(Nature 和 Science)之类的多学科期刊,我们则做特殊处理:分析论文提及的参考文献,根据分析结果将每篇论文逐一归入一个领域。数据仅聚焦研究论文和综述——信函、更正通知及其他类型文章中的引文则并未计算在内。我们决定在今年的分析中排除数学领域。更多信息参见我们的“例外和排除”版块。
分析过程的第一阶段首先是对论文根据引文情况分类,从而列出一份初步候选人名单,即筛选出某一ESI学科内高被引论文数量达到或超过入选阈值的那一部分科研人员。
在2023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分析中,我们考察了2012到2022年间发表并被引用的论文,然后统计出同一ESI学科和发表年份内引文数量位居前1%的论文。
分析中,如果将在某一ESI学科发表了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人员,视为具有一定影响力,那么,发表了多篇前1%论文的研究人员,则可被认为具有卓越引文影响力。与依据多年积累的总被引频次进行分析相比,这种方法更有可能让相对年轻的研究人员脱颖而出。对更多的初级和高级研究人员给予认可是我们编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的目标之一。
每个领域考察多少研究者是根据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总数而定,该总数以2012至2022年间相应领域内所有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姓名(经过消歧处理)数量来表示。
每个学科初入选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为该学科高被引论文作者总数的平方根——基于此得到的研究者数量因ESI学科而异,2023年,“临床医学”入选人数最多,“空间科学”入选人数最少。
除此之外,我们还设定了另一项遴选标准:研究者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必须达到ESI对应学科全球前1%学者的入选阈值。在这一阶段,所有发表了高被引论文且被引频次达到学科领域入选阈值的研究者都会被纳入考虑——即便得到的人数超出了上述按平方根计算得出的数字也同样作此处理。
另外,如果一学者的高被引论文仅比阈值数量少一篇,但是满足以下条件,也会被列入名单:与进入初选名单学者的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比较,该学者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进入前50%。
示例—虚构作者
ESI学科 | 名字 | 姓氏 | 高被引论文数 |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 | 学科领域论文数阈值 | 学科领域被引频次阈值 | 高被引论文比阈值数量少一篇时的学科领域被引频次阈值 | 状态 |
---|---|---|---|---|---|---|---|---|
学科9 | Mary | Pandit | 17 | 2838 | 11 | 1112 | 2920 | 纳入考虑 |
学科9 | William | Clever | 10 | 3677 | 11 | 1112 | 2920 | 纳入考虑 |
学科9 | Judith | Sage | 10 | 1008 | 11 | 1112 | 2920 | 不予考虑 |
我们一直力图发掘具备跨学科影响力的研究人员,这项工作至今已迈入第六年。他们或许在多个不同领域贡献了多篇高被引论文,但在任何单一ESI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都达不到入选“高被引科学家”的阈值要求。
发掘此类研究者能让我们的名单始终与时俱进,因为这往往能将年轻研究人员以及在交叉学科开展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带进我们的视野。
为了识别具有跨学科影响力的研究者,我们根据各学科领域的阈值要求进行了分数计数,从而对高被引论文数和被引频次加以规范化(因此,每篇“临床医学”论文的单位分数都小于“空间科学”论文)。被引频次也以类似的方式进行分数计数。如果某位研究者的高被引论文数分数计数之和以及被引频次分数计数之和均等于或大于1.0,那么其影响力便相当于入选单个或多个ESI学科“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研究者,因此即评为具有卓越跨学科科研表现的科学家。
示例
ESI学科 | 名字 | 姓氏 | 高被引论文数 |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 | 学科领域论文数阈值 | 学科领域论文数得分 | 学科领域引文得分 | 跨学科论文数得分 | 跨学科引文得分 |
---|---|---|---|---|---|---|---|---|---|
学科3 | Joseph | Savant | 1 | 98 | 22 | 0.045 | 0.053 | 1.670 | 5.666 |
学科6 | Joseph | Savant | 7 | 2937 | 0 | 0.875 | 3.105 | 1.670 | 5.666 |
学科14 | Joseph | Savant | 3 | 663 | 6 | 0.5 | 0.981 | 1.670 | 5.666 |
学科16 | Joseph | Savant | 4 | 3397 | 16 | 0.25 | 1.528 | 1.670 | 5.666 |
2011到2021年虚构研究者Joseph Savant在四个ESI学科发表了15篇高被引论文。其中七篇在领域6,该领域的论文数入选阈值为8篇,这些论文为Savant拿到了0.875分(或7/8)。领域14入选阈值为6篇,Savant在该领域的三篇论文可得0.5分。各领域的分数论文计数之和产生了1.67的跨学科论文数总分值。分数达到或超过1表明该研究人员的影响力等同于入选单一ESI学科“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的研究者。第二个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的标准是引文数是否足以排进某一领域的前1%。同样,不同领域的被引频次也以类似的方式进行分数计数。在上例中,Savant教授获得的引文数是入选高影响力跨学科研究人员所需引文数的五倍有余。
科睿唯安在科研评估与评价活动的众多参与方之中广受信赖。科睿唯安为包括全球各地的大学、政府、科研评价和排名机构等在内的参与方提供准确无误、有据可查、真实可靠的数据。
为了挖掘在一至多个领域表现出广泛、重大影响力的研究者,我们在分析中增添了更多的过滤条件和检查程序。我们的评估和遴选策略不是一维的,而是一个无比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综合互相关联现有信息来加以确定。
有些决策是简单明了的——当一篇论文有数十或上百名作者时,将该论文归属于其中一人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从分析中剔除了作者数超过30人或被出版商明确定义为团体作者的高被引论文。不仅如此,研究人员在任何机构、政府机构、资助机构或出版机构主办的学术活动中被发现存在科研不端行为也不能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我们从今年的分析中排除了“数学”领域。
不同于其他ESI学科,数学领域的研究高度分化,由为数不多的个人从事诸多专业课题的研究。数学领域的平均发表率和引用率相对较低,所以论文量和引文量增幅很小,这往往会扭曲对整个领域的代表性和分析。因此,通过发表和引用操纵来获取更高学术地位和奖励的手段在数学领域往往更容易实施,尤其是通过有针对性地引用新近发表的、更容易跻身高被引行列(引文量位居前1%)的论文。这不仅会错估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和个人,还会埋没本来有资格入选的高影响力论文和研究者。当前负责任的做法就是为这一学科领域另设一套分析和判断方法,以正确认定在该领域拥有广泛、重大影响力的研究者。
科睿唯安深受全球科研评估和评价机构信赖,因此我们有责任提供准确无误、有据可查、真实可靠的数据。
为全力应对在众多领域面临的科研诚信威胁,科学信息研究所必须做出各种艰难抉择。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的对策是听取专家建议,并与一流的文献计量学家和数学家商讨数学领域未来的分析方法。
科研诚信在众多领域都面临更为严峻的威胁,因此我们需要与合作伙伴携起手来,为应对这一局面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此,我们会审查学术记录是否存在异常,这些异常可能会严重破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分析数据的有效性。此类活动可能反映出研究者企图利用体系漏洞作弊、自我抬高学术地位。
2022年,得益于“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的协助及其领先的撤稿数据库 ,我们将分析范围扩大到了所有已撤稿论文,以检验是否有证据证明潜在初步候选人可能因行为不端(如抄袭、图像篡改、虚假同行评议)而被撤稿。我们针对“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初选名单上的个人搜寻了出版物异常情形的相关证据。事实证明,这种大范围分析极具价值,能帮助我们有效辨别哪些研究者并未展现出真实、广泛研究影响力,因此,这一做法得以持续推行。
与此同时,科研院所、国家研究管理部门以及我们机构客户的指定代表也向我们传达了关切,还有其他社会团体与我们共享信息,例如For Better Science网站、Pub Peer网站。其中一些资源平台还能提供匿名或“举报人”消息来源。若能通过直接观察来证实相关指控,我们也会考虑利用此类资源。
我们的应对之策逐年改进、不断完善,现在,我们在论文评估中正将越来越多的因素纳入考量,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ISI分析师还利用其他过滤条件来甄别异常发表活动。通过运用更多的筛选条件,我们排除的潜在初步候选人数量从2022年的500人增加到今年的1000多人。
我们明确呼吁学术界通过充分的同行评议以及其他国际认可的程序进行自我监督,以保证科研和论文发表活动的学术诚信。
我们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反映了学术论文提供的信息(即ESI中“高被引论文”上的作者联系信息),同时也结合了可以从研究者本人处获取的最新信息。
但我们也承认,入选该名单的许多研究者都有着复杂的研究单位实际从属关系。科睿唯安鼓励并期望研究者准确清晰地申明其主要和次要研究单位。我们提醒研究者注意,主要单位通常会被视为其永久终身职位的所在单位。
以下两种情况在达到“高被引”层次的研究者中并不鲜见:一人同时从属于多个不同的研究组织——包括学术和商业组织,或者在科研生涯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别家机构担任新职务。由于这种复杂性以及许多研究者的高度流动性,科睿唯安要求“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项目的初步候选人在九月份的验证窗口期向我们确认其所属单位,我们会使用高被引论文上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络研究者。
我们将向每位初步候选人发送一个个人验证链接,要求他们确认自己的姓名适宜以何种方式显示在我们的名单上,还有其主要和次要(如适用)研究单位的所在地点。这让我们能够准确跟踪和记录所有的作者所属机构信息。研究者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ISI@clarivate.com 直接联系我们,随时向我们通报最新信息。
有些国家和科研体系设置了相当高的激励标准来促进研究人员努力跻身“高被引科学家”行列,作为研究基金计划的一部分,研究人员有时会受邀成为其他机构的附属研究人员。
2022年,我们扩大了对附属或客座研究人员的认定,并将这些研究者命名为“研究员”。这些个人不计入名单的国家或机构排名。
科睿唯安支持大学和研究组织采取行动来监督管理雇员的活动和行为,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反映其永久终身职位的所属研究机构。关于这一话题,请点击此处查看我们2023年4月的声明。
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卓越研究表现和精英地位由哪些要素构成,全社会并没有形成唯一或普遍认可的概念。按照我们选用的评估和遴选方法,有很多成就突出、极具影响力的研究者可能无法得到认可。
解读一份优秀研究者名单(例如我们的名单)的唯一合理途径就是充分理解我们选用的评估和遴选方法。
因此,没有哪一份名单能满足所有期待和要求——不同的遴选依据或方案会产生不同的名单人选,未能列入科睿唯安2023年度名单并不代表该研究者的表现或地位不及其他入选人员。
有了上述认识,用户便可自行判断我们的遴选结果是否符合他们的需求或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