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榜单解读

“对于全球出版行业来说,严格朔源的高质量数据日益重要,我们也根据行业对于技术应用的进步和改变做出了相应变化。正如我们采用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透明的遴选程序来确定可信赖的期刊,我们也对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项目的评估和遴选政策进行了完善,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科研诚信问题所带来的挑战。”

今年,6,849 名科学家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CR)名单,共计7,125人次。由于部分科学家在多个基本科学指标(ESI)学科入选,因此入选人次数大于实际人数。对国家地区和机构的分析基于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人次数,因此总数为 7,125

2023 年,共有 7,125 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各学科入选的人次数与该学科研究人员的规模相对应。

下表总结了各个 ESI 学科以及跨学科领域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情况。

按 ESI 学科和跨学科分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ESI学科 HCR人次数
农业科学 117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282
化学 254
临床医学 477
计算机科学 96
经济与商业学 86
工程学 131
环境与生态学 137
地球科学 174
免疫学 203
材料科学 232
微生物学 200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186
神经科学与行为学 227
药理学与毒理学 159
物理学 165
动植物科学 189
精神病学与心理学 173
社会科学 230
空间科学 75
合计 3,793
跨学科 3,332
总计 7,125

2023 年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分布在 67 个国家或地区,但 83.7% 来自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72.6% 来自排名前五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可谓顶尖人才云集。

我们的分析基于研究人员主要的隶属关系,这反映了学术记录中的可用信息(即他们在ESI高被引论文中提供的联系方式),以及来自科研人员自身所要求的变更信息。2023 年,美国拥有高被引科学家 2,669 人次,占比 37.5%。这一比例较 2022 年的 38.3%、2021 年的 39.7%、2020 年的 41.5%、2019年的 44.0% 和 2018 年的 43.3% 都有所下降。

中国内地有1,275人次入选高被引科学家,位居全球第二,占比 17.9%,较 2022 年的 16.2%、2021 年的 14.2%、2020 年的 12.1%、2019 年的 10.2% 和 2018 年的 7.9% 有所增加。从2018年至今,中国内地的高被引科学家占全球的比例翻了一番以上。英国入选高被引科学家人次数为 574 ,占比 8.1%,位居第三。其余入选高被引科学家人次数排名前十的国家或地区还包括德国(336 人次)、澳大利亚(321 人次)、加拿大(218 人次)、荷兰(195 人次)、法国(139 人次)、中国香港(120 人次)和意大利(115 人次)。这些数据不包括极少数选择研究基金或项目而非机构作为所属机构的高被引科学家。

17.9%

的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来自中国内地

今年美国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次占比下降了
0.8%

我们观察到,中国内地近年来在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的占比大幅增加。随着中国内地占比的上升,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占比势必下降。今年,我们观察到美国的高被引科学家的全球占比下降,自 2018 年以来跌幅达 5.9%。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内地的全球占比自 2018 年以来增加 10.0%。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和法国都保持了 2022 年的排名,这些国家全球占比变化微弱。

前十名中的新成员是中国香港和意大利,中国香港的高被引科学家人次数从去年的 97 人次增加到 120 人次,全球占比 1.7%;意大利从去年的 104 人次增加到 115 人次,全球占比 1.6%。上述数据传递出的关键信息是,近年来,中国内地占比大幅增加,而美国占比大幅下降,这种趋势反映出科研事业全球化导致最高层面科学与学术贡献的重新调整。

按国家或地区分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排名 国家/地区 2023年HCR人次数 全球占比 (%) 较2022年变化
1 美国 2,669 37.5 -0.8
2 中国内地 1,275 17.9 1.7
3 英国 574 8.1 0.1
4 德国 336 4.7 -0.4
5 澳大利亚 321 4.5 -0.2
6 加拿大 218 3.1 0
7 荷兰 195 2.7 -0.2
8 法国 139 2 0.1
9 中国香港 120 1.7 0.3
10 意大利 115 1.6 0.1

在 2023 年的机构排名中,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达到或超过 27 人次的机构有 52 家——包括高校、政府机构或其他机构。同往年一样,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次数最多的高校是哈佛大学。2023 年,哈佛大学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37人次,遥遥领先其他机构,远超第三名的斯坦福大学(126人次)。在政府研究机构和其他机构中,中国科学院位列第一,拥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270 人次,相较去年的 228 人次有所增加。与前两年一样,今年我们依然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算作中国科学院的下属机构,其隶属关系在Web of Science 的机构归并数据中也有所体现(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AS)。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身拥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28 人次。 

其他排名靠前的政府机构或非高校机构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105 人次)、马克斯·普朗克学会(59 人次)、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49 人次)和布罗德研究所(27 人次)。 

270
人次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来自中国科学院及其下属机构

按机构分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排名 机构名称 HCR人次数
1 中国科学院,中国内地 270
2 哈佛大学,美国 237
3 斯坦福大学,美国 126
4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 105
5 清华大学,中国内地 78
6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73
7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 71
8 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 63
9 牛津大学,英国 62
10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德国 59
11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 58
12 伦敦大学,英国 57
13 香港大学,中国香港 55
14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美国 54
15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52
16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美国 51
17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美国 49
18 剑桥大学,英国 48
18 耶鲁大学,美国 48
20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 45
20 华盛顿大学,美国 45
22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44
23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43
24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 41
25 康奈尔大学,美国 40
25 北京大学,中国内地 40
25 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 40
25 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 40
29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美国 39
29 伦敦国王学院,英国 39
29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 39
32 梅奥医学中心,美国 37
32 浙江大学,中国内地 37
34 西北大学,美国 36
35 多伦多大学,加拿大 35
36 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 34
37 帝国理工学院,英国 33
37 沙特国王大学,沙特阿拉伯 33
39 复旦大学,中国内地 32
40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内地 31
40 爱丁堡大学,英国 31
40 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美国 31
43 明尼苏达大学,美国 30
44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香港 29
45 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内地 28
45 马里兰大学,美国 28
45 悉尼大学,澳大利亚 28
45 乌得勒支大学,荷兰 28
49 布罗德研究所,美国 27
49 巴黎西岱大学,法国 27
49 巴黎萨克雷大学,法国 27
49 密歇根大学,美国 27
330
人次
出现在TOP50机构中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高校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次数前五十名中有六所中国内地高校和两所中国香港高校:清华大学排名第五(78 人次),香港大学排名第十三(55 人次),北京大学并列第二十五(40 人次),浙江大学并列第三十二(37 人次),复旦大学并列第三十九(32 人次),北京理工大学并列第四十(31 人次),香港城市大学排名第四十四(29人次),西北工业大学并列第四十五(28 人次)。这八所高校共计拥有高被引科学家 330人次,占比 4.6%。 

排名前十的机构与去年相同。中国科学院从去年的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哈佛大学则从去年的第一位下降至第二位。斯坦福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分别位居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九。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排名从第七位下降至第十位,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第八位上升至第七位,宾夕法尼亚大学从第十位上升至第八位。 

排行榜靠后位置的机构变化较大,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机构。香港大学的排名大幅上升,从第二十六位上升至第十三位,其拥有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从去年的 38 人次增加到今年的 55 人次,这也解释了中国香港为何能在 2023 年跻身国家或地区榜前十。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排名从去年的并列第十九位跃升至今年的第十一位。

两所法国大学——巴黎西岱大学和巴黎萨克雷大学——是前五十中的新上榜者,它们并列第四十九位,各自入选高被引科学家 27 人次。

跨学科领域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我们一直力图发掘具备跨学科影响力的研究人员,这项工作至今已迈入第六年。他们或许在多个不同领域贡献了多篇高被引论文,但在任何单一ESI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都达不到入选“高被引科学家”的阈值要求。

那么跨学科领域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与入选多个ESI 学科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之间有何区别?二者均在多个不同的学科展现出重大的科研影响力。不过,跨学科的入选依据是高被引论文™数之和以及引用数之和达到归一化阈值,而入选多个学科的科学家必须分别达到每个学科的阈值。

 

入选多个学科领域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在 20 个 ESI 学科中,共列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3,793人次,其中有 238 人,占比 6.3%,同时入选两个ESI学科,同时入选三个及以上学科仅有26人,占比0.7%。(跨学科领域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为 3,332 人次,入选跨学科领域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不会同时入选其他ESI学科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26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三个及以上ESI学科

坚持科研诚信

由于人们越来越关注数据质量以及数据源是否经过严格筛选,ISI在确定入选名单时,必须适应并应对技术的进步和出版环境的变化。  

正如我们采用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透明的遴选程序来确定可信赖的期刊,我们也对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项目的评估和遴选政策进行了完善,以应对日益复杂和受诚信影响增强所带来的挑战。

有些决策是简单明了的——当一篇论文有数十或上百名作者时,将该论文归属于其中一人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从分析中剔除了作者数超过30人或被出版商明确定义为团体作者文章的论文。此外,在创建初步候选人名单时,我们不统计从Web of Science中撤稿的高被引论文。不仅如此,研究人员在任何机构、政府机构、资助机构或出版机构主办的学术活动中被发现存在科研不端行为也不能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我们的应对之策逐年改进、不断完善,在 2023 年的评估和遴选中,我们在分析中增添了更多的筛选条件和审查程序。我们在论文评估中也将考量更多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 极端数量的论文署名。我们对论文作者所抱的预期是他们为自己署名的任一论文都做出有意义的贡献,而在较长时期内每周发表多篇论文的做法会影响我们对作者身份和论文归属规范标准的理解。
  • 过度自引——我们会剔除那些过高自引水平的论文。我们针对每个ESI学科分析得出其自引分布情况,并从中识别和评估极端异常值(极少部分)。我们还分析了代表增量值研究并伴随高水平作者自引的大量最新论文,来寻找相关证据并进行验证。
  • 合作团体引用活动的异常模式及合著作者的异常引用表现。合著作者网络的认定引出了这样一种可能:个人的高引文数可能高度依赖来自该合作网络其他学者的引用;如果某个研究者的引文有一半以上都来自合著作者,我们便认为这代表了影响面狭窄,而不是我们想要反映的广泛影响力。

ISI分析师还利用其他筛选条件来甄别异常发表活动。

通过运用更多的筛选条件,我们从最终名单中排除的潜在初步候选人数量从2022年的500人增加到今年的1,000多人。

我们明确呼吁科研界通过全面、彻底的同行评议以及其他国际认可程序进行自我监督,以保证科研和论文发表活动的学术诚信。